編輯:教育帝 | 2020-05-07 來源:互聯網
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化的時代,許多高科技產品入侵式地進入我們的生活,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。孩子的游戲不再是以前的過家家,而是手機、平板上面的電子游戲。面對這樣的改變,中國父母還在為孩子沉迷電子游戲苦惱時,而計算機編程卻已經成為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熱門課程。那么為孩子設計的計算機編程——少兒編程,你們真的了解過嗎?
什么是“兒童編程”?
兒童編程顧名思義就是兒童學習編程,但是呢,這個編程不是敲英文代碼的那種,是一種簡單的積木式編程,通過模塊拉拽的形式來完成編程。國內“兒童編程”基本上采用的是Scratch,這個是MIT發明的。MIT中文就是麻省理工學院,是世界著名研究型私立大學,譽為“世界理工大學之最”。為兒童設計的入門編程語言,用命令控制程序的運行,只需要拖幾個模塊就可以控制機器人,有變量,流程控制,可以打包模塊,運算符等計算機語言所具有的所有基本特征。使用特別簡單,即使是5歲的小朋友也可以很快的給機器人編程。
孩子不用記代碼,只需理清思路,拖幾個模塊上來,一個程序就完成。而且內容特別豐富,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。喜歡游戲的,可以自己設計游戲;喜歡畫畫的,可以制作動畫等;喜歡音樂的,可以創作出特有的音樂效果等等。
學了“兒童編程”有什么用?
孩子學習編程,主要是學習編程思維,一種邏輯思維能力。拿喝水為例,先要用手去拿杯子吧,接著手要握緊杯子,再接著把杯子送到嘴邊,然后傾斜杯子把水倒入嘴中,有一定的先后順序,還不能有誤差。在未來肯定是高科技的世界,學點高科技東西為以后做準備,家長們前瞻一點點,積累起來孩子就超前很多。
孩子學了之后長大了會不會過時?
每一個編程語言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不能保證孩子一輩子都學它。隨著時間往前,肯定會出來更加優秀的語言,但是一旦學會了編程思維,一輩子都是孩子的,還怕它變化嗎?
能力是孩子的,外界怎么變化都會輕松應對,這就叫以不變應萬變。就像程序員當初學C語言、C++、Java等,以后再學習其它語言,發現都是相通的,直接上手編代碼是一樣的道理。學習編程、會編程是一種基本素養,僅此而已。當然以后想當工程師的孩子,那就小時候養成工程師的好習慣,基礎好了還怕樓高?
孩子的升學壓力已經很大了,哪還有時間學編程?
讓孩子上學的目的是什么?僅僅為了讓孩子以后找個好工作,拿個好工資?其實我們可以把眼光放長遠,把格局放大一點,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能力,會編程是一種能力,會設計是一種能力,只要你有絕活,保證活得很滋潤。與其讓孩子學一些不感興趣的,為何不讓他們開開心心地學感興趣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