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教育帝 | 2020-03-14 來源:互聯網
你有沒有想過...
為什么,孩子明明聽出了單詞的發音,卻不會寫?
一個句子聽了好幾遍,卻還是來不及寫?
英語考試,為何聽力部分始終是丟分的重災區?
其實,聽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,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。
從幼兒階段的英語啟蒙開始,聽力能力的培養,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歡節,會為為孩子的英語長期發展打好基礎。
有關語言交際功能的資料表明:
孩子只有聽懂,才能說清,才能正確表情達意,從而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。”
在日常的學習中,大麥見過很多的孩子單詞句子會拼會寫,但唯獨聽力提升非常緩慢,家長著急,孩子壓力也大。
那么,為什么我們的聽力就如此難學呢?
具體說來,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↓↓↓
1.接觸太少
由于孩子們平時在學校以讀、寫為主,聽力訓練少,會讓孩子們誤以為聽力不重要,造成英語聽力經常被忽視的現象。
常常聽到家長反映說:有時候孩子明明聽對了讀音,卻寫錯了單詞。
有些單詞讀音差不多,使得孩子們很難分辨。
如:who’s和whose,listen和lesson,walk和work,door和doll等等。
孩子的英語聽力如何培養?掌握好這3點,輕松解決孩子聽力難題!
2.家長重視不夠
家長們在輔導孩子英語作業的時候,大多注重于詞匯的拼寫,課文的背誦閱讀,而往往忽略了孩子聽力上的培養。
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而然地會把興趣和重心放在讀和寫,而忽略了聽力的練習。
孩子的英語聽力如何培養?掌握好這3點,輕松解決孩子聽力難題!
3.詞匯量積累不夠
英語基礎知識,是影響聽力識別的決定因素。
如果這些基礎知識不夠扎實,即使訓練再強化,效果也不會明顯。
換言之,詞匯量的多寡,是聽力理解是否順暢的重要因素。
美國的語言學家D. A. Wilkins說過:
“沒有詞匯,語言溝通就沒有意義,人們不能表達任何東西。”
而大部分孩子,就恰恰缺乏應有的日常詞匯和基本用語,對于一些詞匯,如get、make、take等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4.聽時養成了不良習慣
有的孩子在做聽力練習的時候,為了專注,會選擇閉眼聽。
殊不知,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。
還有的孩子想要聽出每一個單詞,而不是去抓關鍵詞。
這樣會讓我們顧此失彼,一旦漏了一個單詞,就會更加緊張,導致惡性循環。
5.對連讀、弱讀等知識缺少了解和練習
單詞在句子中,由于受到其它單詞的影響,發音會發生變化。如果不了解這種變化,我們也會感到聽力困難。
常見的變化形式有:
連讀:前面的單詞以輔音結尾,后面的單詞以元音開頭,在講話時通常會發生連讀。如:an apple, 讀成a napple。
弱讀:指的是元音的弱化。為了加快語速,或者由于單詞在句子中處于次要地位,我們在講話時往往不發字典里標的強讀音,而發弱讀音。如:am 讀成/ ?m, m/ Can讀成 /k?n/。
失去爆破:兩個爆破音相遇,前一個爆破音只按照其發音部位形成阻礙,但不爆破,稍作間息后立刻過渡到后一個音的發音部位并爆破。
如:sit down, "t "就失去爆破,我們聽不到這個音,只能感到中間有些間息而已。
聽 力 練 習 對 策
那么,針對以上幾點,我們應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聽力能力呢?
最主要的,就是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,同時積累充實我們的詞匯量。
1.泛聽
在練習聽力之初,我們可以以多聽為主,進行“潛移默化式”英語學習。
在家里,父母可以讓孩子充分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去學習英語。
如:在孩子們起床時、早飯時、晚飯后、洗澡時、睡覺前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,播放英文錄音或者歌曲,反復聽,隨意聽。
孩子漸漸地對內容熟悉了,自然而然耳朵就習慣了聽英語。
給予孩子一個沉浸自然的英語環境,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對英語產生興趣,學習效果也會非常明顯。
2.有意識的詞匯積累
前面我們提到,詞匯量是聽力練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。
在聽力練習中,如果聽出了單詞的讀音,卻不知道含義,這樣的考試失分是非常可惜的。
所以我們在平時做練習的時候,可以主動摘抄一些生詞、詞組,反復聽錄音來熟悉其讀音,是否有連讀、弱讀、爆破音等等。
英語學習,是一個長期歷程,聽力能力的培養,也不例外!
愿我們的孩子,都能在不斷的練習,長期的積累和良好的習慣培養中,逐漸提升自己的聽力水平,為英語學習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。